第(1/3)页 原则上这时期已有空降兵,最先使用它的依旧是德军。 战场上寻常的侦察,侦察兵需要从陆地上跨过几道防线,九死一生后一支部队往往只有寥寥几人能渗透至敌人后方侦察。 最终能顺利完成任务再将信息回馈德军的概率几乎为零。 于是德军使用了一种创造性的战术,他们的侦察兵借夜色搭乘飞机越过敌人防线,再跳伞落地执行任务。 这被认为是空降部队的雏形。 (注:最早的实战记录是1918年意大利军队利用改装的轰炸机空投一支部队到奥匈帝国后方执行破坏任务。成建制的正规空降部队是苏联于1930年组建。) 夏尔从公文包里取出一张运输机草图递到卡特面前:“这是我们正在研发的,预计不久就能量产的新型飞机。” 这没必要瞒着卡特,毕竟需要他训练伞兵,还需要他分配飞行员训练并驾驶这些运输机。 卡特接过一看,声音中有激动也有疑惑:“全金属飞机,而且是全封闭的?那么,他的机枪在哪?” “没有机枪。”夏尔回答。 原版“容克52”通常配有2到3挺机枪:机背一挺、侧舷一挺,机腹视情况可增加一个机枪吊舱。 但原版“容克52”发动机马力已达到500以上,三发才能有这样的载重量。 夏尔这时期的发动机才只有390马力,必须尽一切可能减重。 “没有机枪?”卡特的疑惑更甚:“那么,她要怎么作战?” “这是一架运输机,上校。”夏尔的回答很简单:“她是用来运人的,我们估计它可以搭载17到2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极端情况下拆掉座椅,有可能搭载25名士兵。” 卡特明白了夏尔的意思,他瞪大了眼睛愣愣的望着夏尔,似乎忘了呼吸。 好一会儿,他才大口喘着粗气,拿着手中的草图扬了下: “上帝,中将,您打算,打算用她将部队伞降到敌人阵地上?” “我不得不提醒您,这太危险了。” “我的意思是,危险不是伞降本身,虽然它也不容易,但更危险的是他们将陷于敌人的包围之中!”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