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如果我们轻易妥协了,意味着将再次回到之前被殖民的状态。一定会是这个结果。” …… 但约瑟夫的说法没人支持。 议员中亲英派依旧占大多数,他们与英国有利益关系,还有一部分议员慑于英国舰队的强大不敢稍有忤逆。 马耳他平民也分两派:一派认为应该跟随法兰西保持独立性,另一派则认为应该明哲保身屈服于英国。 马耳他太小了,他们的军队只有被殖民时期组建起来的一支300多人“皇家马耳他炮兵”和一支2800多人的“皇家步兵军团”。 另外还有一支“皇家海军”,但它甚至不能称之为“海军”,因为绝大多数是后勤人员和造船工人,负责给英国军舰维护和补给用的。 马耳他面对强国的威胁毫无防御能力。 就在议会呈现一面倒的局势时,秘书行色匆匆地上前给约瑟夫递了一封电报。 约瑟夫看了电报后脸上一阵意外,接着阴晴不定,似乎无法分辨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过了一会,他才对议员们说,语带无奈:“先生们,就在刚才,法兰西用运输机向马耳他机场运送了两千多名士兵。” 接着他又补了句:“全副武装,还有许多运输机运来了弹药。” 会议室里瞬间鸦雀无声。 他们没想到一个民营机场还能起这个作用,一次性就运来了两千多名士兵。 而且那还是法军步兵,能打败德国步兵把英国、美国步兵比下去的法军步兵。 马耳他步兵只负责岛上的防务毫无作战经验,且训练不足装备落后,怎么跟法军打? 更何况,这只是法军运来的第一批步兵,后续法军步兵还会源源不断通过运输机运来。 这将会是一场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的战斗。 考虑了好一会儿,约瑟夫才胆战心惊的给出了一个结论:“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中立。” 议员们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这是个好主意。” “马耳他爱好和平,我们不愿卷入任何战争。” “我们愿意开放我们的机场和港口并将平民撤离,发生在那的战斗与马耳他无关!” …… 就算是亲英派也不得不同意这个方案。 否则,他就是在告诉所有人:我希望马耳他被法军用枪顶着脑袋。 …… 消息很快通过电报传到军需大臣手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