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如果我们打算牺牲德国的利益拉拢法兰西,那意味着德国会彻底站在法兰西一边。” “因为德国更担心法兰西同意我们开出的条件,同时也不会允许法兰西会被我们打败!” 在军需大臣的操作下,德国已不是坐山观虎斗的局面了。 一旦法兰西点头,或者法兰西被打败不得不屈服,德国都将面临上百年都赔不完的巨额赔款。 因此,军需大臣实际上是把德国和法兰西的利益捆绑在一起。 “还有其它国家。”贝尔福说: “希腊、荷兰、瑞典等。” “加入‘国际联盟’与未加入‘国际联盟’的中立国都在声援法兰西。” “殖民地虽然没有发声,但我们却收到情报,说他们的武装力量正在集结。” 法兰西是那个站出来敢于反抗英国霸权的国家,是那个在明面上代表全世界弱国对抗英国压迫的国家,是那个为了人类和平、为了其它国家“自由”、为了消灭战争而努力的国家。 原则上所有国家与法兰西都有共同利益,他们不会眼睁睁的看着法兰西被英国打败。 军需大臣忽然明白夏尔把谈判内容公之于众的目的:把欧洲国家包括德国在内联合起来对抗英国。 他尴尬的瞄了一眼众人,转移了话题: “这些都不重要,先生们。” “德国人只是做做样子,其它国家也只是声援。最重要的始终是法兰西,是夏尔,是地中海。” “只要我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败法兰西海军击败夏尔,一切都不会改变。” 军需大臣深谙杀鸡骇猴的道理,只要把最重要的“领头人”摁死,其它国家就不敢轻举妄动。 “皇家飞行队”参谋长特伦查德少将平静的说:“您或许是对的,大臣阁下。但问题是怎么才能做到?怎么才能打败夏尔?” 军需大臣困惑的望向特伦查德:“为什么不能?我们已制定好作战计划。” “是的。”特伦查德回答: “但作战计划没包括马耳他。” “而现在马耳他岛已在法兰西的控制下,夏尔的飞机正不断地增援马耳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