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穿越了百年前的时空。”老方丈说,“看来祭祀井的封印已经开始影响到现实。” 老王指着城门:“您看!”城门大开,但门内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 “我们别无选择。”老方丈说,“必须进城,找到祭祀井。” 三人走向城门。黑暗中传来阵阵诡异的声响,像是有无数人在低声诵经。 “记住。”老方丈停下脚步,“无论看到什么,都不要回头。那些都是幻象,是百年前的记忆。” 张怀仁和老王点点头。三人深吸一口气,走进漆黑的城门。黑暗瞬间吞噬了他们的身影。 城门内外的光线形成鲜明对比,仿佛两个不同的世界。守城的士兵木然地站在岗位上,眼神空洞。 老王摸索着走进一家茶馆,柜台上的算盘无人问津,茶壶里的水早已凉透。 “有人吗?”他的声音在空荡荡的大堂里回响。一只黑猫从角落窜出,爪子踩过茶杯,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张怀仁按住剑柄:“小心,这些可能都是幻象。”他的伤口隐隐作痛,血迹已经浸透了绷带。 老方丈凝视着墙上的告示,纸张已经发黄,但日期却是明天的:“时间在这里完全乱了。” 茶馆二楼传来脚步声,一个穿着蓝布长衫的商人走下楼梯:“客官要喝茶吗?”他的面容模糊不清,像隔着一层薄纱。 “您这里可有别的客人?”老王试探着问道。商人笑而不答,转身走向后厨,身影逐渐变得透明。 “别跟他说话。”老方丈警告,“那是百年前的影子。”他注意到商人的脚不沾地,在空中飘浮。 街上传来叫卖声,一个挑着糖葫芦的小贩从门前经过。糖葫芦的倒影里,山楂全都变成了骷髅头。 老王快步走出茶馆,看到一群孩童在玩耍。他们的笑声清脆,但身上都穿着百年前的服饰。 “这边。”张怀仁指着一家铁匠铺,“那里有炉火。”火光是活人最好的标志。 铁匠铺里,一个满脸皱纹的老人正在打铁。铁锤落下时,火星四溅,但没有发出任何声响。 “老丈。”老王走近,“可知道城里哪里还有活人?”铁匠抬头,眼神混浊,嘴唇蠕动却发不出声音。 张怀仁突然发现铁匠的影子是反的,从西边延伸到东边:“他也不是活人。” 街角传来一阵哭声,一个老妇人抱着襁褓坐在台阶上。她的眼泪落在地上,变成了银色的水银。 “别理她。”老方丈说,“那是祭祀井的怨魂显形。”老妇人的襁褓里包着一块染血的白布。 一家绸缎庄的门忽然打开,一对新人从里面走出。新娘的红盖头下面空空如也,新郎的脸上布满蛛网。 老王快步走向一家药铺,柜台上摆着各种药材。一个学徒正在磨药,但药碾是空的,只有磨动的声音。 “等等。”张怀仁指着药铺的招牌,“你看日期。”招牌上写着“崇祯十三年三月十四日开业”。 “这是明天的店铺。”老方丈说,“时间在这里已经完全混乱了。” 老王走进一家米铺,看到一个小女孩在数米。她的手指穿过米粒,带起一串银色的光芒。 “姑娘。”老王蹲下身,“你知道爹娘在哪吗?”小女孩抬头,露出一张布满皱纹的老人面孔。 张怀仁拉着老王后退:“别看她的脸!那是时间扭曲的产物。” 街上突然热闹起来,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但所有的商贩都穿着不同年代的服饰,走路时脚不沾地。 老王看到一家酒馆,门口站着几个喝得醉醺醺的食客。他们的酒杯是空的,举杯时从身体里穿过。 “那边有人!”张怀仁指着一个巷口。一个穿着灰布衣服的年轻人正在偷偷张望。 老王快步走过去,年轻人转身就跑。他的脚步声很真实,在石板路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追!”老方丈说,“那是真人的脚步声。”三人追进巷子,看到年轻人钻进了一家杂货铺。 杂货铺的门虚掩着,里面传来压低的说话声。老王推开门,看到十几个人挤在地窖里。 “你们是活人?”一个满脸胡茬的汉子警惕地问。他手里握着一把生锈的菜刀。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