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见二人实在害怕,叶青禾犹豫片刻:“小白,去门口待着,我娘不唤你不许进家。” 小白喉咙出声,低垂着尾巴趴到了门口。 那模样要多委屈有多委屈。 赵月娘于心不忍,刚想说些什么,叶青禾已推着猎来的鹿走远了——她要去换粮食。 正如庄嘉所言,灾荒更重,流民更狂。 县城里,街边、屋檐下全是拥挤的难民。 人最多的地方当属县衙。 施粥棚从城门口移到了县衙门口。 因此拥挤的难民随处落坐,目光皆紧盯着紧闭的衙门,等候衙差发放续命的食物。 “避让!” 忽地,一队大马疾驰而来,惊得流民四处逃散。 硬生生在人群中挤开一条通道,官差们快步上前,拔出佩刀。 闪烁的寒光逼得流民不敢上前。 就在这时,一高头大马奔驰而来,其上之人器宇不凡,来到县衙门口官袍一挥、翻身下马。 立刻有官差将县衙大门打开。 “新任县令庞大人到!” 远远将这一幕收入眼底,叶青禾疑惑:“仓邑县换县令了?” “应该是常深将军的意思。”黄学隐隐激动:“前任县令章能协助张冒屠杀百姓,被常深将军带走问罪,此后县衙事务由县丞代理。离开前,常深将军说过会还仓邑县一个好官。” “他是好官?何以见得?” “若我猜的不错,他应当是庞徽庞大人。” “庞徽又是何人?” “溪山府通判。” “溪山府?”柱子惊讶:“就是被北蛮侵占的溪山府?传闻,溪山府官员舍民而逃,这庞徽不会就是其一吧?” 黄学缓缓摇头:“此事之前,庞徽是铁面无私的清官,但……事情真相并未明了。” “不过是官官相护的说辞罢了。”柱子愤懑:“常深将军也真是的,请谁来不好,偏请他来,我可不想步溪山府百姓后尘。” “肃静!” 就在这时,庞徽与县丞来到县衙门口。 “从今日开始,施粥次数不变,每日一次。但多增三棚,且锅中有米有水,请诸位转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