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成,当然成了。只是这料子,做成荷包,岂不是浪费。” “那用这料子,这荷包能不能卖上价钱?” “指定能啊!” “我要是做好了,你准备多少钱收?” 姚掌柜眼睛一转,眉头一皱,思索半天。 张觉夏有些着急,“我得忙着赶时间,可没空和你打马虎眼,你就说个价钱,我要是觉得不合适,就去顺和县问一问。反正哪里给我的价钱高,我就准备卖给谁。” “一百文一个。” “二百文。” 姚掌柜没有回话。 张觉夏驾起马车就走,“我这都是上等的料子,还得搭上手工,少一分都不行。” 姚掌柜连忙拉住了她,“姑奶奶,我知道你有本事,可你也得听我把话说完。 二百文就二百文,可你得过年前一个月就得给我把货送来。 临近年关,我也挣些银子过年不是。” “成。” 张觉夏驾着马车头也没回就走了。 姚掌柜看着远去的马车,嘴里面嘟囔着,“长得和你娘怪像,就是这性子嘛,虽说也都是急性子,可你娘也没这么多心眼子。” 张觉夏感觉在镇子上耽搁的时间太久了,她担心天黑了后,路上就不安全了。 “阿花,咱们得快一些赶路。” 阿花仿佛能听懂她的话一般,脚步比起刚才快了许多,“对,就这样,一会儿天黑了,咱们怕是连回家的路都看不清了。” 阿花快速往前赶路,张觉夏倚在车厢上,想着白天的一些事。 钱玉林的话不知真假,刘家其他人原主都是模糊记忆,倒是刘三乐,原主脑子里还是有些印记。 双方母亲经常在一起玩,孩子们自然也就亲近。 只是原主的亲娘死了后,两家就很少有来往了。 张觉夏身子往前一倾,她猛然间想起一件事,刘太太应该是认识原主的,为何两家谈婚论嫁时,她没有认出张秋叶。 难道这也是刘家故意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