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哦,你素来眼界高,竟说朝廷良将如云,那依你之见,谁人可称良将呢?” 郭子仪笑呵呵的打趣着,心中却暗赞这个八子眼界独到,胸怀锦绣,能堪破表象,洞悉天下棋局,一眼看到李希烈才是那个能左右天下局势的关键所在。 只是,他看破也没有用,皇帝有意用李希烈讨山南东道梁崇义,而后再图李希烈,若无意外,当是不会主动发起攻势,先发制人。 另一边,郭映闻郭子仪提及良将二字,便低下头仔细盘算了起来,直到半晌后方才抬首笑道:“右神策军都将李晟勇武绝伦,屡建边功,可称良将否?” “李晟器伟雄才,长于应变,帅才也。我一生所见名将无数,能胜过他者,唯李光弼、王忠嗣两人耳。” 郭子仪捋髯颔首,毫不吝惜对李晟的夸赞之词,末了却又笑道:“只可惜,才是个都将。” 郭映听他这么说,也是会心一笑,李晟固然能打,但在天子面前肯定不如小心勤恪的神策军使白志贞,甚至还比不上窦文场那个阉人。 尽管他不想承认这一点,但将军与天子的远近亲疏,往往比能不能打仗更重要。 不过郭映并没有纠结这个,而是继续和郭子仪说起了他眼中当世良将:“河东节帅马燧少时博览群书,数读兵法战策,颇多谋略,可称良将否?” “马燧确有大略,到镇一年,便练出精兵三万,或可与李希烈相争。” 听郭子仪如此评价吐蕃人眼中唐廷三大名将之一的马燧,郭映心中稍奇,不过想到此时的马燧确实无拿得出手的战绩,又接着往下说道:“左金吾卫大将军浑瑊,总角之年便入军旅,久经战事,深谙用兵之法,可称良将否?” “浑瑊久在我膝下侍奉,形如半子,他才能如何,我岂不知,只是他这人轻虑浅谋,只可为将而不可为帅。” 说道浑瑊,郭子仪嘴角泛起一抹浅淡的弧度,当年浑瑊还在年少的时候就侍奉在他身边鞍前马后的服侍,无论是白日里照料起居饮食,还是夜里温溺器、为他洗脚,无一不做到周全细致。 有感于其人尽心尽责,他便将所学兵法倾囊相授,不想二十年过去,浑瑊竟真成了名震天下的虎贲悍将,甚至因为其人生性谦虚谨慎,当世人都将其比作由余、金日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