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泾师反叛-《人在大唐,谋朝篡位》


    第(2/3)页

    郭映暗笑一声,心情忽然愉悦许多。

    不过话说回来,这其实也不算什么,比起广神““以缯帛缠树”“酒食例不取直”,礼部召几个胡商,伪作西域诸国使臣,扬大唐国威,振奋人心,这还真是小巫见大巫。

    再之后,是大陈设。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环节,即对方才藩属国献上奇珍异宝的回应,于是在在朝官员,朝集使,藩属国使臣,番邦使臣共同见证下,一众内侍捧着历代象征国家最高级别的礼器鱼贯而入,陈设给诸国使臣观瞻。

    这些礼器少说都有百余年的历史,和着翰林学士的文字讲述,顿时有一种古朴沧桑,厚重古韵扑面而来,引得一众番邦使臣啧啧称赞,赞叹连连。

    这其实在情理之中,不说三皇五帝虞夏,单说自成汤立商以来,诸夏便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又是何等灿烂的文化,因而这些礼器都是盖世之器,岂是番邦蛮夷,撮尔小国随意一件珍宝所能媲美?

    而在大陈设,展示大国重器,彰显大唐帝国傲岸风姿之后,天子又紧跟着颁布了大赦令,宣布大赦天下,除了犯十恶不赦之罪、官人枉法受财,以及常赦所不免者,其余犯罪罪行皆免。

    朝堂内外,无不欢腾雀跃。

    这是新君继位的常例,也是元日大朝会的常例,不过郭映对此却嗤之以鼻,虽然皇帝以大赦彰显恩德,收买民心、缓和社会矛盾无可厚非,但是频繁大赦,那就是助长犯罪、破坏律令权威、动摇国本了。

    不过大唐祖制如此,倒也轮不到他来置喙。

    至此,元日大朝会算是落下帷幕了。

    ……

    翌日,中枢下达了令外军回镇的诏书,郝玼、思结赤心、段诚谏等……领泾原军将士启程。

    樊泽另有际遇,李逊因为其父李晟之功荫入左神武军,做了左神武军将军,韦皋、王储、荔非珣三人都未曾在藩镇中任职,都留在了京师,倒是没有让郭映孤单。

    只是河北之行皇帝催的紧,上元节一过,郭映就被迫与黜陟使洪经纶一道出京了。

    不过河北与长安相距甚远,又兼行程不算紧凑,二月下旬,郭映一行才过河中,然而还不等众人到昭义镇歇一歇脚,领略一下雄关山东的昭义步兵,京师方向就传来了一道急诏,令他火速回京。

    来传信的郭映的义兄弟李逊,他的面色很是凝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