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政权的合法性-《开局生孩子!我穿成了汉武帝的妈》


    第(3/3)页

    鸿门宴逼刘邦退出关中后,杀掉已降的秦王子婴,烧杀抢掠,阿房宫烧了二十多天,将关中变为一片焦土。秦国民众对项羽无不切齿愤恨。

    “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韩生从统治全国的角度,劝项羽建都关中。而项羽面对咸阳断壁残垣,自知秦人之恨使其无法立足,便说:“富贵不归乡,如衣绣夜行。”韩生讥讽他“沐猴而冠”,遭项羽烹杀。

    放弃定都关中,导致后续非常被动。分封的十八路诸侯火拼相攻,让项羽东奔西走,统治成本变得非常高,虽百战百胜也无益。

    项羽尊怀王为义帝。在统治尚不稳定时,因怀恨又驱逐义帝离开国都彭城,并指使英布杀掉义帝。杀了义帝,无疑失去了“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么一张底牌,更给了刘邦为义帝报仇的借口。号召天下诸侯讨伐项羽,让刘邦在后续的楚汉相争阶段,站在了道义制高点。

    失去政权合法性的项羽,最终被天下人抛弃,遭各诸侯围攻。丧失唯一可以依靠的军事优势后,这位末路英雄,兵败乌江,结束了让人扼腕叹息的一生。

    刘小猪作为汉天子,无疑是具备政权合法性的。大汉立国七十年来,“无为而治,休养生息”,百姓安居乐业,国富民强。文景之治,让汉帝国有了盛世之光。

    在王娡踌躇满志地带着刘小猪,要将这盛世之光续写辉煌华章时,河南郡的灾情诡事,给了她当头一棒!

    似乎又闻到了背叛的味道。机警忠君的河南郡守袁种,为什么会做出隐瞒灾情不报的事情?忠直不二的御史大夫郅都前往巡查,为何此去毫无音信?这是逼她王娡亲去查实吗?

    “母后非去不可吗?”刘小猪有些不安,“改正朔、易服色、建明堂、兴太学,朝中诸多大事孩儿还需请示母后……”

    “彻儿,河南郡至今无有灾情消息,御史大夫郅都亦无回信……哀家若不去揭开谜团,朝廷岂不失去民心?黄河屡屡泛滥成灾,沿岸百姓深受其害!哀家此去,亦是勘察水况,缚苍龙除水患!千里沃野,必是我大汉粮仓!”王娡坚定地说。

    “哀家已命丞相与太尉操办诸事。彻儿,”王娡沉吟一会,“让太尉随侍未央宫吧!”

    亲舅舅总好过别的人吧。丞相窦婴与周亚夫的私下勾连,总让王娡感觉他的异心。周亚夫的死,也让窦婴见到皇太后,眼神就躲闪悸动。

    “可……舅舅言朝中事大,郡县事小,让孩儿劝母后不要离京!”刘小猪认真地说,“舅舅说,孩儿应率众臣前往鲁地,拜孔圣祠,泰山封禅!”

    “封禅?”王娡皱眉,弟弟田蚡对她唯唯诺诺,却从未提及,为何只对皇帝有此建议?

    封禅的意义在于与天沟通,以强化君权神授,自然是好事。

    可政权的合法性,绩效也是重要的一面。民心所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皆是对统治者政绩的要求。

    河南郡作为帝国粮仓,是大汉统治根基。倘若置其灾情不顾,必导致民怨沸腾。长此以往,难道不会激起民变?

    “封禅一事,待哀家回京再议。哀家至河南郡,速去速回,不宜再拖!”王娡果断地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