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科普利奖章得主-《重生,然后成为大科学家》


    第(1/3)页

    陈慕武觉得埃伦费斯特劝自己和爱因斯坦见个面这件事,像极了自己的大哥陈慕侨。

    他嘴上说着看不懂自己在《物理学年鉴》上发表了几篇论文,但是后续的话里还是体现出了,埃伦费斯特站在拉因斯坦那一方,也就是他不想承认陈慕武在量子力学中提出来的几个概念是正确的。

    陈慕武没想到自己已经故意绕过了德国,来到荷兰,却在这里仍然能碰到爱因斯坦的说客。

    陈慕武在心里想着,自己的学术威望什么时候才能达到爱因斯坦的高度,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有追随者自发地帮他吹捧。

    不过见面是不可能见面的,陈慕武绝不相信在和爱因斯坦面谈之后,这个有些固执的中年人就会放弃自己一直坚持的成见,承认量子力学的正确性。

    陈慕武只能借口,自己的日程安排很满,在莱顿本地都待不了几天,更抽不出时间来到德国去一趟,来推掉了埃伦费斯特的邀请。

    他还说如果以后有机会的话,一定会当面和爱因斯坦博士说清楚这些事情。

    陈慕武同时觉得自己在荷兰逗留的时间千万不能太长,否则没准埃伦费斯特真会写信把爱因斯坦给喊到荷兰,那么到时候这一面,即使不想见也必须要见了。

    在埃伦费斯特家住了一晚上,第二天醒来之后,陈慕武拒绝了主人带他游览莱顿的邀请。

    他反客为主,希望能请埃伦费斯特带自己的大哥去参观莱顿大学,并和教授、老师还有同学都多见一见,聊一聊。

    毕竟陈慕侨这次出国也是一个半官方的性质,参加他弟弟陈慕武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这一方面,与此同时,他还申请到了南洋大学的经费,说是要到欧洲各国来考察教育。

    此前,陈慕侨一路向西,已经分别考察过苏连、瑞典还有丹麦的几所大学。

    现在让自己的大哥出马名正言顺,陈慕武也能顺便躲过埃伦费斯特的劝说。

    离开埃伦费斯特的家后,陈慕武就带上奥本海默,直接就去了来一段大学的低温物理实验室。

    还剩下一个人仍然留在了埃伦费斯特在家里,至于他在那里干什么,也不必多说。

    莱顿大学低温物理实验室的现任主任,威廉·亨德里克·基瑟姆在门口迎接了陈慕武和奥本海默两个人。

    他是卡末林·昂内斯的学生,在后者退休之后,接任了实验室主任一职。

    “陈博士,祝贺您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也欢迎您到莱顿大学低温物理实验室访问。”

    “多谢您,基瑟姆先生。”

    站在基瑟姆身后欢迎的人群中,还有在一个多月之前,离开哥本哈根到了荷兰的仁科芳雄。

    他现在已经进入到了这所低温物理实验室进行工作和学习。

    仁科芳雄很高兴在莱顿大学再次见到陈慕武,认为这个中囯人确实对自己没有藏私,而且他应该是真的认为低温物理学、认为超导效应是未来物理学的主流方向。

    不然陈慕武也不会领到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返程的第一站就来到了荷兰。

    “陈慕武大人,我很高兴在荷兰再次见到您。首先祝贺您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您这次真是为我们亚洲人争了光,证明了我亚洲人并不比欧洲美洲的白人差,同样也能在物理学上取得最顶尖的成绩。

    “您在诺贝尔颁奖典礼上的那个演讲内容也很有意思,这个结论不亚于几百年之前哥白尼提出来的‘日心说’。如果一切都如您所说的话,那么可能我们要对宇宙有一个重新的认识了。”

    陈慕武不想和他说些客气话,于是直接开门见山:“仁科先生,我很高兴看到你开始从事低温物理学的研究。

    “方不方便向我透露一下,你最近都干了哪些工作?有关八十一号元素超导的研究,进行的如何了?”

    听到这个问题,仁科芳雄有些尴尬:“这个……陈博士,我才来到莱顿大学一个多月,目前正在实验室观摩培训,还要进一步了解并掌握实验技巧,学习过实验室内操作规范之后,才能亲自做实验。”

    “好吧,那我希望你继续努力,争取能够早日投入到实验研究工作当中。”

    “是!我一定会再接再厉,争取能像陈博士您一样,为我们东亚人争光添彩!”

    陈慕武有点失望,他还以为仁科芳雄已经开始接触到铊这个美妙而神奇的金属元素了。

    没想到事实远不如他所想。

    毗邻德国的荷兰,仍然是处于欧洲白人的势力范围之内。

    仁科芳雄作为一个从远东来的黄种人,即使到了荷兰,仍然隐隐感觉,他被实验室里的欧米鬼畜在歧视着。

    他才来到低温物理实验室一个多月的时间,又是作为被歧视的那一个,自然没有人会这么快就让仁科芳雄进行实验研究的。

    现在的仁科芳雄如此大献殷勤,在和陈慕武打完招呼之后,他就越俎代庖,跳过了低温物理实验室的主任威廉·亨德里克·基瑟姆,自觉给陈慕武做起向导来。

    仁科芳雄开始向他介绍实验室里的种种情况,自然也是有一些狐假虎威的小心思在里面。

    现在和自己同为远东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陈慕武来到了莱顿大学,如果自己和他表现出很亲密无间的样子,那么这些白种人估计以后也要高看他自己一眼了吧?

    所以仁科芳雄在陈慕武面前低眉顺眼,恭恭敬敬,把他身上的那种本人的特性发挥的淋漓尽致。

    在仁科芳雄的介绍之下,陈慕武跟着他走马观花地参观了一下这间低温物理实验室。

    和剑桥大学的卡文迪许实验室比起来,莱顿大学里的这一间小而精,他们只专注于低温物理这一专门的物理学分支,并且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已经在其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实验室门口又开始隐隐热闹了起来,主任基瑟姆陪着一个留着白色长胡子的秃顶老者出现在了那里。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莱顿大学低温物理实验室的开创者,超导效应的发现者,1913年诺贝尔奖物理学得主卡末林·昂内斯教授。

    老头儿今年七十一岁,已经退休在家赋闲了一年多,他今天在得知陈慕武的到来之后,专程回到自己从前的工作单位,特意来和这位新晋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见个面。

    两人见面之后照例又是一阵寒暄,昂内斯开头第一句话,仍然离不开祝贺陈慕武拿到了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光是一个祝贺他拿到诺贝尔奖,今天到现在为止陈慕武就已经听了三次。

    他觉得自己离开荷兰到了法国,仍然要被许多人像这样祝贺一番。

    最终回到英国之后,这种景象还要再重复一遍。

    客气结束之后,昂内斯开口问的第一个问题,当然离不开自己工作了几十年的老本行。

    “陈博士,请问你真的认为,未来物理学的发展方向,是在超导研究上面吗?”

    呃。

    不光是昂内斯、基瑟姆还有仁科芳雄,整个低温物理实验室里的老师、学生还有工作人员,都很期待能听到陈慕武的回答是什么。

    陈慕武没想到,仁科芳雄这个人还真是实诚,难道他把自己骗他的话,对整个实验室里的人都说了一遍么?

    唉,说出去一个谎言,就要用十个谎言来圆。

    好在陈慕武这次特意到莱顿大学来,就是为了在买器材的同时,继续蒙骗仁科芳雄而来。

    所以他撒起谎来没什么心理负担,只是觉得有点对不起对面的这个老头,在临死之前,还要被自己给骗了一次。

    “昂内斯教授,我当然觉得对低温物理学和超导效应的研究,是未来物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不然我这次也不会在领完诺贝尔奖之后,专程赶到莱顿大学这里来。

    “不瞒您说,我这次来到您的低温物理实验室,参观考察是一方面,同时我也想从这里带走一些实验器材,以及从实验室附属的工厂里,采购一批液氮、液氢等低温液体,带回英国去做实验研究。”

    陈慕武这倒是说了句实话。

    莱顿大学的这间低温物理实验室,可以算得上是产学研的典范。

    在昂内斯于1904年建立现在这个超大型的低温物理实验室以前,在1894年,莱顿大学就已经建立起了一个大型液化气工厂。

    当初他和英国的詹姆斯·杜瓦,也就是发明了暖水瓶的前身杜瓦瓶的那个,进行比赛,看谁能最先把仅存的两种未被液化过的气体氢气和氦气进行液化,结果杜瓦在1898年率先液化了氢气,而昂内斯则在1908年首次液化了世界上最后一种没被液化的氦气。

    凭着昂内斯作为液氦的发现者的名望,莱顿大学的这间液化气工厂的销量和产量到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

    再加上保温技术已经很成熟,现在这间工厂里,能向欧洲各大学各实验室供应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诸如液氢、液氦、液氧等等低温液态气体。

    有时候,如果不是大批量的需要这种低温气体,比起在自己的实验室里亲自动手降温液化来,向莱顿大学的液化气工厂直接购买,无疑方便的多。

    陈慕武这次来莱顿大学的主要目的,就是想了认识一下低温物理实验室里面的实验器材,简单了解并学习一下实验操作流程,然后再考虑购买一些制冷设备,以及再买一批液氢和液氦。

    但他现在只是有意向而已,并不可能当场掏钱购买。

    因为卢瑟福并不知情,所以卡文迪许实验室里也腾不出专门的房间,让他当成专门的低温实验室,并安放这些器材。

    陈慕武必须要回去和自己的老师商量一下,然后再通过写信或者拍电报的方式,向莱顿大学购买对应的仪器和材料。

    他想买这些东西,研究超导是一方面。

    但真实的目的,是混在液氮后面,不经意地提起来的液氢。

    “好啊,既然陈博士你对低温物理学的前景如此看好,要不然我看就干脆也别回英国,直接留在我们荷兰的莱顿大学好了,”昂内斯笑着说道,“也不是我自吹自擂,要论现在全世界的低温物理实验室,莱顿大学的这一间一定是最好,就连大洋对岸那些有钱的美国大学里,他们都没有我们这么好的设备。”

    得,又来了一个挖墙脚的。

    但留在荷兰,是当然不可能留在荷兰的。

    首先,陈慕武说超导才是未来主流,那根本就是骗仁科芳雄的。

    其次,陈慕武不想再学一门荷兰语。

    最后,虽然荷兰也管自己叫中立国,可作为德国的邻国,不管是丹麦还是荷兰,都在二战中被德国占领,成为了“曼施坦因计划”的受害者。

    “昂内斯教授,谢谢您的邀请,莱顿大学的这间实验室,无论器材设备还是实验室管理,以及在其中工作的各位,都给我留下了一个很好的印象。可是卢瑟福爵士对我有恩情,我现在不可能在刚刚取得一些成绩之后,就弃他而去。

    “不过,我想斗胆向您推荐一个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