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林火笑了。 “以后你们就给我干活。” “干得好有肉吃。” “想跑或者偷懒……” 林火没把话说完,只是用下巴指了指旁边一具被炸得不成人形的北狄士兵尸体。 几个工匠吓得脸色惨白,跟小鸡啄米似的点头。 信息差这玩意儿太好用了。 在这些工匠眼里,林火和他手下这帮人,简直就是从地狱里爬出来的魔鬼,用的武器是闻所未闻的“妖法”。 他们哪敢有半点反抗的心思。 大量的俘虏被押送回石坎村。 这些曾经在边境烧杀抢掠的北狄士兵,现在成了最好的劳动力。 开矿,挖土,修路,建城墙。 林火把他们当牲口一样用,每天只给勉强饿不死的口粮,敢炸刺的,直接拖出去砍了,人头挂在工地上当警示牌。 不到半个月整个石坎村的规模膨胀起来。 石坎村的威名,传遍了整个安州北部。 一开始只是附近的村子,那些被北狄人祸害得家破人亡的幸存者,三三两两地跑来投奔。 后来消息越传越远。 连隔壁的平武县、陇山县,都有人拖家带口,扶老携幼地赶过来。 这些人里,有活不下去的农民,也有被抢光了家产的小地主、小乡绅。 他们到了石坎村地界,看到高耸的木墙,墙上巡逻的精壮汉子,还有村里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一个个都跟看到了天堂一样。 “这……这里真的是石坎村?” 一个从陇山县逃难过来的老乡绅,看着眼前俨然一座小镇的村子,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接待他们的人,是村里的老人赵德柱。 老头现在负责管理新来的人口登记,整天乐得合不拢嘴。 “没错,这儿就是。” “只要进了这道墙就没人敢欺负你们。” 老乡绅当即就跪下了,老泪纵横。 “我等只闻林火头领威名特来投奔,愿附骥尾只求个活路啊!” 他身后,黑压压跪下一大片人。 “求林头领收留!” 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石坎村的人口,很快就突破了八百。 林火不得不规划着修建外城。 更多的民居,更多的作坊,更大的仓库,都在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拔地而起。 不知道是谁先开始的,外面的人都开始叫林火的队伍“安州义军”。 这个名号,一开始只是在逃难的百姓口中流传。 “听说了吗?” “安州出了支义军专门打北狄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