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 语惊四座-《隋末扬旌》
第(2/3)页
在场的人闻言,便确认眼前这个唇红齿白的年轻人就是鼎鼎大名的齐王高长卿了,一时间震惊不已,人人神色各异。如今李唐和高齐几乎二分天下,而李唐由于地理优势,巴蜀一带实则已是李唐的囊中之物了,这个时候高长卿竟敢孤身出现在蜀地,啧啧,此子果真是艺高人担大呀,莫非还想赤手空拳跟李唐争夺巴蜀不行?
高不凡这次来主要是为了寻找佛门秘藏,所以本打算保持低调,不趟这浑水的,但对方分明挑衅上门了,又岂能不回应一下?而且此人提到了李孝恭,又坐在李孝恭身边,估计也是李唐的人,自己若是退缩了,难免会坠了高齐的威风,说不定还会影响到萧瑀的决定,于是微笑问道:“这位仁兄面生得很,不知如何称呼?”
李袭誉抱拳道:“在下李袭誉,表字茂实,金州安康人氏,目前恬为大唐太府少卿,还请齐王赐教。”
果然是李唐的人!
高不凡自然也就不客气地道,微笑道:“不敢不敢,本王以为非是树动,非是风动,而是诸位心动了。”
此言一出,白云裳顿时目泛异彩,李袭誉和李孝恭两人闻言心里也咯噔一下,露出思索之色。
高不凡继续侃侃道:“正如云裳居士刚才讲经时所说,上乘人无心,住于清静,不见有空,不见有色,一切真如,而下乘人有心,住于有无是非,见色见空,非空即色,非色即空,起心动念皆是妄见,所以本王以为,非是树动,也非是风动,而是诸位心动了。”
此言一出,在场大多人都脸红了,因为如此一来,他们都成了高不凡口中的“下乘人”,李袭誉更是面红耳赤,偏偏又反驳不得,因为高不凡引用的是白云裳刚才讲经时的一段话。
“阿弥托佛,善哉善哉!”白云裳轻念一声佛号,含笑问道:“敢问齐王,何谓心?”
“心即是佛!”高不凡答道。
“佛又是什么?”
“佛即是法。”
“那何为法?”
“是心是佛,是心是法,佛法无二。心外无佛,心外无法,心外无物,心外无事。正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白妞儿既然要打机锋,高不凡便一本正经地胡扯,反正听起来玄之又玄,尽量往唯心主义上靠就是了,而高不凡以前正好看过后世王阳明的心学,虽然只是浅尝辄止,但也记下了几句看似高深莫测的警句,此时抖擞出来,竟真把在场的人都唬住了,就连白云裳都露出了深思之色,仿佛入定了一般。
此时此刻,大家忽然发觉,本来高高在上,如坐云端的云裳居士仿佛走下了凡尘,露出了真身,亭亭玉立,美丽而亲切,让人怦然心动。
“阿弥托佛,高施主果然慧根过人,贫僧今日受教了。”
随着一声如洪钟大吕的佛号,前排一名和尚站了起来,对着高不凡双掌合拾深深一揖,赫然正是佛门禅宗四祖道信。
高不凡连忙抱拳还礼道:“道信大师谬赞了,高长卿愧不敢当。”
此刻的道信和尚目光熠熠,僧袍无风自鼓,背对着朝阳,仿佛身后有佛光万道,只见他呵呵一笑,高声诵道:“心即佛也,心外无佛,心外无法,心外无物,心外无事。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道信一边吟一边跃上屋顶,僧袍猎猎,仿佛御风而去,当他吟到“尘埃”二字时,声音已经十分渺远了,就好像从山脚下传上来的。
“道信师兄顿悟了!”白云裳欣喜地道,脸上竟露出羡慕之色。
在场的人神色就精彩了,既震惊于道信的武功之高,又惊叹于高不凡慧根之强,只是一席话,竟让得道高僧道信大师顿悟了,所以纷纷向高不凡投来钦佩的目光,包括萧瑀在内。
李孝恭和李袭誉暗叫不妙,却也无能为力,没办法,高不凡的表现实在太过惊艳了,此子的智慧和诗才确实不得了,能取得今时今日的成就,绝非偶然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