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章 便桥之盟-《隋末扬旌》


    第(2/3)页

    李世民皱眉道:“闭城固守固然可以保存长安,但关中百姓必遭突厥人掳掠践踏,哀鸿遍野,朕如何忍心?”

    李世民才刚刚登基,而且得位不正,国内局势远远未稳,若是放任突厥人在关中肆虐,只会更加不得民心了,到时只怕屁股还没坐热就被民众轰下台了。

    裴寂显然也明白这一点,所以默然退了下去。

    房玄龄出班献计道:“启禀皇上,颉利可汗挟二十万大军而来,看似势大,实际是孤军深入,兵行险着,必然也担心会被切断后路,陷入重围,所以臣以为这个时候不应示之以弱,反倒更应该示之以强,巧布疑兵,让其不敢轻举妄动。”

    李世民眼前一亮道:“房爱卿计将安出?”

    “首先,皇上应该派一良将率精兵阻敌,给予敌人迎头痛击,让颉利可汗识得厉害,迟疑不进,然后再谋之。”房玄龄道。

    李世民点头道:“此计甚好,殷开山、屈突通听令,朕命尔等各率精兵一万,在泾阳迎击颉利,首战许胜不许败。”

    殷开山和屈突通两人凛然领命而去,各率一万唐军精锐赶到渭水北岸的泾阳,布下埋伏,等候颉利的先头部队抵达。

    两日后,颉利麾下的先头部队抵达泾阳,负责领兵的突厥将领名叫阿史德没咄,此人一路走来都畅通无阻,便有点大意了,结果遭到殷开山和屈突通两人的突然袭击,大败,死伤数千人,就连阿史德没咄也被生擒了。

    不过呢,当颉利可汗率着主力大军赶到泾阳时,殷开山和屈突通由于兵力悬殊,不敢力敌,便主动撤退到渭河南岸,隔河与颉利可汗对峙。

    正如房玄龄所料,颉利可汗虽然拥兵二十万,但毕竟孤军深入,他的压力也很大,一不留神被截断退路,二十万家当就得折在关中了,所以吃了一场小败后,颉利便有点犹豫不前了,将大军驻扎在泾阳与唐军隔河对峙,又假惺惺地派出使者到长安探听虚实。

    这名突厥使者名叫执失思力,到了长安城后装大爷,趾高气昂,对李世民也是颐指气使的,结果李世民不吃这一套,直接下令把他斩首,吓得这货赶紧求饶,后来在群臣的求情之下,李世民才饶过他,但也关押起来。

    然后李世民便只带着房玄龄等六名亲信赶到渭水畔与颉利可汗会面。

    渭河之上有一座便桥,只容两人并排通行,李世民单枪匹马站在渭河这边喝道:“朕乃大唐皇帝李世民,颉利可敢现身一见?”

    颉利可汗本来就有点拿不准了,眼见李世民竟然只带着六个人前来,一副底气十足的样子,于是更加心虚了,但是输人不输阵啊,颉利便也只带六人现身便桥的对岸。

    李世民眼见颉利现身,眼中冷光一闪,厉声喝道:“颉利,大唐和突厥本是友邦,你为何背信弃义,带兵南下侵略大唐领地,掳掠大唐的百姓。”

    颉利可汗嘿嘿地干笑两声道:“那你李世民为何又攻打梁师都和郭子和?他们都是本汗的臣子,若说背信弃义,恐怕是伱们李唐在先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