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十三营寨-《白袍天下》


    第(2/3)页

    萧可义点了点头,观敌情就观敌情,只要不去配合王茂用兵就行。

    “王将军有何高见?”萧可义又看向王青鸾。

    王青鸾自虎狼峪一战后,险些丢了性命,广捷营也被打残。自那之后,王青鸾再不敢高谈阔论,讲什么用兵之道。见萧可义问到自己,便道:“青鸾以殿下马首是瞻。”

    萧可义点点头,王氏家族对他的态度已经变了,这一点萧可义觉察的到。自童谣出现后,王氏家族的人再未拜会过自己,就连王青鸾这种小角色,也对自己是若即若离。

    这是一种感觉,当然,有的时候,感觉代表的就是某种事实。

    取下徐州之后,谢览可用?王盛可用?还是王青鸾可用?

    恐怕皆不可用。在家族利益至上的观念里,他们只会去追随未来的君王,从而为家族谋得更大的利益。他们又怎会为了一个亲王,得罪未来的太子?

    那么只有寒门出身的程欢喜,才有可能为自己所用。高门望族把持着朝政,寒门是很难出头的。

    萧可义一念及此,便转头对程欢喜道:“程总管若是想去观敌瞭阵,本帅选一些亲卫中的好手,随你前去,切莫出了意外。”

    程欢喜忙道:“多谢殿下抬爱,只是观一观敌情,实在不宜人数过多。臣有两名两奴,一身武功还说得过去。臣带此二人足矣。”

    萧可义的心意表达过了,便不在坚持,点头答应了。

    然后才问谢览,谢览知道,就算攻克十三营寨,功劳也要被王家抢了去,便说不宜出兵。

    再问王盛时,王盛见众人皆不肯出兵,自己若是坚持,萧可义一旦同意自己出兵,区区五千兵马,去攻打坚固的营寨,会不会象王青鸾一样,落一个损兵折将的下场?

    王盛便道不宜出兵。

    那边王茂左等右等,等来萧可义一套“为大将军贺”的说辞,不由勃然大怒。于是亲笔修书一封,给族兄太尉王亮,如此这般讲述一番。

    盛怒之下,派出梁谟等四将,各自统兵两万,取十三营寨中的四个,各自攻打。

    王茂心中算计,邱大千得到援军之后,有兵马近六万。各营寨中约四千余众,以两万攻四千,可立于不败之地。自己再带一万兵马,伺机支援各部,取胜的把握极大。

    午时加餐一顿,令众军士饱食之后,即刻发起攻击。一时间,十三营寨前,杀声振天,弓弩交错,一场大战开始了。

    程欢喜离开帅帐之后,便带上蒲巴和桑桑,换上寻常士卒的衣饰,各自骑了上好的骏马,出了大营往北而来。

    往北一段又折向西,那里有一处无名山岗,若是立于山岗之上,可大略地窥得十三营寨全貌。

    到达山岗近前,选了一条缓坡往山上驰去。刚到山岗之上,蒲巴忽然叫道:“前方有人!”

    程欢喜心知有事,忙一勒马缰,想要停下来,谁知马蹄一软,连人带马竟摔进陷马坑内。蒲巴和桑桑也收势不住,坐骑纷纷坠入坑内。

    只有蒲巴轻功最好,在马匹陷落的刹那间,脚尖一点马背,借力往斜上方跃去,没有落入坑中。

    蒲巴双足刚落地,一支弩箭“嗖”地迎面射来,蒲巴一个后仰,躲过弩箭,顺手抽出了腰刀。

    此时,林木中现出几名燕军服饰的士卒,持着长矛弯刀,更有人带了渔网,向蒲巴冲了过来。

    蒲巴来不及解救程欢喜和桑桑,只能迎上去与几名燕军斗作一团。

    程欢喜坠坑之时,体内气息自然运转起来,双脚离镫,往旁边侧了一侧,落在坑底,却并未受伤。骑下的骏马重重地撞在陷坑的墙壁上,然后才坠在坑底,折了两腿,“咴咴”地哀鸣着。

    桑桑在坠坑之时,也是纵身上跃,抓住了陷坑的墙壁,泥石簌簌而落,承载不住桑桑的重量,最终桑桑坠入坑底,却未受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