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功考(上)-《白袍天下》
第(1/3)页
神武皇帝诏告天下,施行推恩令。
推恩令的内容,与程欢喜所建议的三步,大体相似,略有不同。这诏告天下的推恩令,也是廷议定下的方略。
当然,也与神武皇帝的坚持有关。若是神武皇帝在世家面前,稍若犹豫的话,这推恩令只怕就胎死腹中了。
诏告天下的内容包括:甲,嫡子继承,五五而分。勋贵荫功,三代而止;
乙,庶子功考,文武卓异,可获勋爵,承继三三;
丙,大梁子民,若有军功,士可获爵,民可授官,奴可为民。
这三条内容,又有详细注解,如嫡长继承方面,保留了嫡长子优先继承权,但也照顾了其他子女的权益,嫡长子继续产业的五成,其余由其余子弟平分。而对于世袭罔替的勋爵,则改为了只可沿袭三代,若是三代以后无大功劳,则收回爵位。
这些内容能够通过廷议,神武皇帝是做了妥协的,在诏告天下之前,又给几大世家授了不少的勋爵。虽然大多是一些闲职空爵,但俸禄是实实在在的。
神武皇帝自己也是萧家的代言人,他自己也在为萧家做打算。只要皇权在手,最终获利最多的,自然还是萧家。这笔帐神武皇帝还是能算得明白。
推恩令一出,在大梁境内,尤其是金陵城中,掀起了轩然大波。寒门士人、奴婢门客,甚至贩夫走卒,无不拍手叫好。而那些世家子弟,碍于族内家主的严令,对推恩令无人应和,甚至有许多人公开评头品足,只是私下里,九成的世家子弟都在把酒言欢。
现在通过推恩令,忽然有了从天而降的财富,虽然还是比不得嫡长子,却也是以前做梦都不敢想,以后做梦都要笑醒的事情。
此事值得大醉一场,这些士子相互间宴请时,彼此大声地谈天说地,谈古论今,就是不说推恩令。彼此心知肚明,何必说出来呢。
袁氏一族,子弟们最为忙碌,都是些往日里插花敷粉的主,这忽然要提笔写策论,挽弓射硬靶,还真有些不适应。
家中的长辈少有的严厉起来,尤其是那些面临功考的子弟家的长辈,逼迫着子弟做文章,练箭术。
也有人开始动了心思,聘请金陵城中的名师大儒,到家中指点子弟。金陵城中能写出上佳文章之人多如牛毫,但能写出策论的名师,却寥寥无几。
最后,竟然连音律大家周兴嗣也有人请教,去得稍晚连人都见不到。
这几日,朝中关于提议北伐的奏章,忽然多了三道,这可真是罕见之事。自前朝刘宋开国之主北伐之后,已经过去一百五十余年,这百余年来朝中讲的都是“和”,什么时候讲过“伐”?
真是风气变了。
神武皇帝却在期待着,期待着这股风来得更快一些,更猛一些,他才好借这股风,夺回天机图。
冯引蝶传回了消息,天机图在洛阳出现了,只是有大狼首护着,无法得手。冯引蝶试了一次,若不是恰巧有个梅虫儿出现,冯引蝶就差点折在大狼首手中。
目前,冯引蝶隐身于嵩山之中,以待时机。
程欢喜这两日在静观其变。金陵城现在如同烧热的油锅一般,人人皆在躁动之中,惟独程欢喜冷眼旁观。
其实还有一人,也在冷眼旁观,此人正是袁家家主袁拱,还有一个称呼,寒林居士。他总觉得这推恩令来得不明不白,神武皇帝得天下二十余年,怎么忽然想出这一手?
事有反常必妖!袁拱命人找来了袁鸣,详细询问近日神武皇见过谁,说过什么等等。
自从羊简之负伤之后,神武皇帝的侍卫调配、布设,多由副统领袁鸣负责。羊简之的留在同泰寺,最大的作用是威慑,毕竟是九命高手。
袁鸣此人极为聪慧,打小就有过目不忘之能。再加上神武皇帝在同泰寺时,见过的人十分有限。回到宫中后,除了宫中诸妃外,没去见过别的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