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年第十六章-《似水年华静静过》
第(2/3)页
金导游的韩语很标准,甚至带有韩国人的地方口音,很多韩国人以为他也是韩国人。金导游是地道的朝鲜族人,他说他妈妈说的朝鲜语更古老些,现在已很少有人会说,难怪他韩语那么地道呢。
店员的工资是底薪加提成,会说韩语,意味着可以得到更多的小费和提成,有些老员工一个月拿的小费和提成,甚至高过底薪。雅虽然不善言辞,但她跟金导游学的那些简单的韩语也派上了用场,甚至也有韩国人问她是不是韩国人。
她也学那些同事,用韩语向韩国人推销产品、项目,这些收入虽然不多,但也有底薪的1/3。在这个行业干,收入比雅以前在的药店多了不少,当然时间也比药店长,休息时间也没药店多。
一次,雅到一个韩国餐厅吃饭,吃完饭走到电梯口,两个侍立两旁的男服务员看着雅说:“像是韩国人。”当雅走近时,一个男服务员用韩语说:“请走好。”
雅微笑着点了下头,用韩语说:“谢谢”,那个男服务员立马兴奋地对另一个男服务员说:“是韩国人,我说是韩国人吧!”雅憋着笑走出电梯。
雅曾在重庆一个鞋子专卖店打过一段工,那里有不止一个顾客说雅说话带有浙江金华口音。浙江是个美丽的地方,可惜雅从来没去过,她也不止一次地想过去浙江游历一番。江南那淡淡的水雾云烟不止一次地出现在雅的梦里,竟有乡愁的感觉。雅想,前世她肯定在江南的雨巷里徘徊过,绿柳长堤肯定有她伫立的身影。
雅的长相,有江南女子的小巧玲珑感。可老妈和姊妹们都长得高高大大的,难道自己是抱养的?可自己的五官,自己的一颦一笑又跟老妈那么相似。很多人说老妈是大美女,从年轻美到老,可为何称自己大美女的人不多呢?难道是身材不够高大?
现在,有韩国人说雅的口音里有韩国的地方口音,难道她前世也到过韩国?什么人能从浙江游历到韩国呢?自己前世应该是一个男士吧,至今自己还遗憾自己为何不是男儿身呢。男儿有什么好呢?可能是来自社会的束缚小些吧,可以自由的驰骋大漠原野,可以踏足高山僻壤,可以豪饮可以大醉,可以高谈阔论。
难道女儿不可以吗?现在这个社会,女子也是可以如此形态的,但似乎总不能开怀畅饮,总不能心之所至,行也至之。
金导游是雅第2次遇到的朝鲜族人,女儿一两岁时,雅再次到北京打工,她先是到一个保健院做讲师。
雅的青春年华基本上都是在学校度过的,所以对老师和学生这两种身份印象深刻。那时候具体的理想应是当一名教师。但走上社会后却并没为此刻意追求,却也当了几次老师,竟然还都是成人老师。印象最深的是在北京的一段讲师生涯。
雅的老板是个二三十岁的姑娘,朝鲜族人。那时她的孩子才一岁多,之前曾做过韩语翻译。她是个很有头脑的人,短短几年时间就在北京买了几套房子。这个保健院是她卖了一套房子开办起来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