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初到柳东区-《官路红人》
第(2/3)页
原本准备给杨再新单独安排一台车,杨再新给推辞了,没有必要摆这样的谱。过于摆架子,对乡镇干部而言、对村里种植户而言,都不会留下好印象。没有好印象,种植户就不会听你劝告或要求。
王平江自然不会强求,只是要求杨再新到产业局来帮忙。长坪县和怀仁镇有石东富在家镇守,具体的工作有龙将、龙利群等领导负责,杨再新留在怀仁镇确实没有必要。
王平江将情况和杨再新沟通之后,本想聊一聊关于杨再新入常的事情,但又觉得他来说,不是最好的人选。如果李善淮书记找杨再新聊聊,很可能杨再新更容易接受一些情况。
休息一晚,第二天早早吃了早餐,便出发。根据龙成海提供的信息,他们第一站往推进工作最差的柳东区。
柳东区的领导也很重视刺梨种植项目的推进,但柳东区离市区稍微近一些,挨着市区。这里的人们对开荒劳作,已经不适应,心理上排斥这样的劳动。
只要有一些体力的人群,都喜欢到市里去打短工,哪怕偶尔一周都没机会上工,都情愿留在市里。
相对而言,打短工的劳动强度要小一些,收益肯定比在家做传统种植要高得多。也因此,柳东区有大量的荒地可做刺梨种植。
这些荒地,以前都是耕种的土地,从二三十年之前,这些土地就开始荒废。如今要重新耕作,确实与一直以来都是荒地的山坡差不多。不过,这样的荒地开垦之后,管理上,肯定比纯碎的坡地要便利,也更适合种植刺梨。
开车三十多公里,便到了柳东区正府。区长万鹏得知杨再新到柳东区,便在区正府等着。杨再新等人到了,万鹏笑呵呵地迎到车边,开了车门,万鹏说,“欢迎欢迎,杨书记好,你可是我们的财神爷。”
“万区长,你们的财神爷是这两位。”杨再新将新畦食品的两人推出去,故意把新畦食品的人标榜出来,他们的份量重,才使得地方上对刺梨种植工作更重视,种植户也会更接受这样的事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