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 回到紫禁城。 苏培盛陪着怏怏不乐的四阿哥在书房里练字。 “爷您要给笔友写信啦?”苏培盛看见爷取出了摘星楼的红色纸笺。 摘星楼是个百年老字号,里头典藏古籍不计其数,不乏孤本。 四阿哥平日里出宫就会去摘星楼逛逛。 里头安静的很,文人雅士们切磋交流并没有像聚贤阁里高盛阔论侃侃而谈的喧闹。 而是别出心裁的以竹筒信来互相交流。 双方都以假名写信,初次写信放在竹筒里,若有人回复则将内容放在竹筒里。 倘若竹筒的主人觉得能聊得来,就在竹筒上加个锁眼,将钥匙放在竹筒里。 若对方有意继续交流切磋,就将竹筒里的钥匙带走。 此后只有拿了钥匙的人,才能打开那竹筒回信。 苏培盛曾瞧过神秘笔友的书信,看字迹是娟秀的簪花小楷,该是个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 倘若这女子恰好是个出身高贵的旗人家女子该多好啊。 写完信,胤禛顿时如释重负,每回与对方交流,心情总是很畅快淋漓。 虽然只是交流短短几个月。 但他们就像神交多年的老友,对方总能在他疑惑迷茫的时候,给出最为有效的答案。 此人若是男子,定能封侯拜相。 “爷,奴才斗胆,不如约这位神秘的笔友到潭柘寺参禅可好?” 苏培盛心想若到时对方真是个大家闺秀,说不定爷和对方还能看对眼。 若再擦出点爱的小火苗就更好了。 “嗯,找个僻静的地方吧。” 胤禛本意是让苏培盛找个安静的地方,避免人多眼杂。 可苏培盛却想歪了,他想起来爷在香山有一处别院。 于是自作主张在信件里加了一封邀请函。 …… 大年三十除夕夜,年府家宴。 家里的女眷们亲自动手,丰衣足食。 一大桌子菜冒着热气,作为家里最小的幺妹,年瑶月喜滋滋的收到了全家发的红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