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其实,这倒也不是勒索,因为只是倡导嘛,没说是逼凌。” 林俊一脸愕然。 王鏊继续说道:“我认为,让天下富贵人家,捐款助灾,也是朝廷心系天下百姓的应有之举。” “何况,素来发生灾荒时,地方牧守者也会组织乡绅贤达捐款助民;所以,不能说,朝廷就不能这样做!” “毕竟,拯救黎庶素来就不是陛下一人之责,也非只朝廷出力即可,官僚缙绅食禄免役,也有责任为天下长治久安出一份力。” 费宏这里点了点首:“正是这话,不能真的觉得,救灾济民是陛下一人之事,国家安危与否,也关系着我们各自小家的安危。” “可是,公等有没有想过,本来朝廷就因为欠债太多而令天下缙绅不安,以致于人人担心国运不济,使各地处处有大明已步入衰世而当起改朝换代之心的风言风语。” “现在,朝廷又要号召天下人捐款,只会令天下人更加觉得我们执政无能,不能改善财政,以减冗费冗官冗兵,而推崇改制变法,乃至,也会更加觉得天子好大喜功而又吝啬无国,故才一边大兴武备一边又只肯把内帑借贷于外朝用于取利,而不直接拨内帑,使国库亏空日益严重!” “这样下去,天子之圣德,社稷之稳定,怎么维续?” 林俊这么说后,费宏和王鏊都沉默了。 他们承认林俊说的是事实,天下士民中,关注朝政者,也都因为外朝欠债严重而惶恐不安,而产生出各种不好的遐想。 人们都不习惯欠债严重的朝廷。 所以,两人没法反驳。 良久后,费宏才道:“相信陛下,相信后人!” “真要是因此让士怨民怨加重,我这个首辅乞休求罢,以息民愤,让权给锐意革新之新人就是!” 费宏说后就笑了起来。 王鏊也跟着笑道:“是啊,陛下不是昏聩好逸之君,再加上年轻,难免有志气雄心,有时候我们这些老人就会难免不合时宜,到时候我们退去,平息一下怨愤,让位给新人,自是好事!” “也罢!” 林俊叹息了一声。 随后,林俊只冷笑道:“只是恐到时候积极响应捐款的权贵缙绅不多也!” 费宏道:“那是另外的事。” 王鏊颔首。 而接下来。 王鏊在回家后就将礼部尚书吴一鹏请到了自己家里,向吴一鹏说起了这事。 吴一鹏听后哑然失笑:“陛下真是时时刻刻都盯着权贵豪绅们的钱袋子。” “是这个理。” “但好在陛下他不硬来。” 王鏊回道。 吴一鹏点了点头,想了想道:“这其实也是一个让公进御书房的机会!” 王鏊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吴一鹏正色言道:“我说的是肺腑之言!陛下圣明,让捐款不让捐纳,这就让缙绅们不能以利谋势,而还只能先继续助力震泽先生这样的德高望重之辈更得陛下信任,这无疑比让那些缙绅借捐纳操控地方官衙加剧兼并要好!” “而且,外朝欠债越来越严重,不能再像内帑继续借债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