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而自己帝党这边,是要补上这个漏洞,让天下无吏只有官,而要成为官就得考,就得寒窗苦读,就当不停地刷写文章! 毕竟,在考中生员都得在全县上千乃至数千读书人中排名前一百,才有希望成为生员的现实条件下,想考取为官的难度,对于大多数资质不算天赋异禀的普通人而言,不背写个几万篇文章,不练字练得手抽筋,的确很难中第。 可这样一来,缙绅大户们中除非真的家教严格、子弟勤勉,才能因为资源上的优势,比寒门子弟更容易中第,进而垄断天下权力。 偏偏不是所有缙绅大户都能做到严管子弟,也不是所有缙绅大户子弟都能勤奋好学,而且即便有缙绅大户子弟因为勤奋好学考选为官也因为来自不同地区和不同家族,也无法形成“世袭”某一职位的垄断优势,所以,只要真只以严格考选制选人,的确不利于缙绅大户操控国家机器。 朱厚熜从北镇抚司这里知道王汉的回答后,也知道这是中央朝廷和地方大户在权势与利益的争夺上不能调和的矛盾所致。 所以,他也没有多说什么,只让三法司对王汉与其同党进行判决,最终三法司因其坦白,故从宽,定王汉与同党斩首,家产籍没,三族流放东莱。 朱厚熜对此予以准允。 而在这期间,朱厚熜也得知来自了江南寿宁侯张鹤龄遇害的消息。 京师权贵缙绅们也在这不久后得知了此事,且纷纷传扬开来。 不少早就痛恨张鹤龄等为皇帝放低息贷的官员们,不禁在暗中弹冠相庆,说皇帝这下子要财源大减,而不能再兴改革事了。 “张鹤龄遇害,宫中张太后必然伤心,而迁怒于天子!如此,后宫开始不宁!” “没错!更重要的是,张太后和张延龄这些没脑子的张家人只怕也开始知道得罪天下缙绅大户的下场,而不敢替内廷放低息贷了!” “真是大快人心啊!谁能把张延龄乃至宫中张太后也给……就好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