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阳春面-《故风裁新桑》
第(2/3)页
“老刘,你快来!”她忙朝正在灶台边打盹的丈夫喊了一声。
老刘听到妻子的呼唤,走了过来,依言也尝了面条。
他得知了事情经过,看向顾南桑,正色道:“小姑娘,我知你年纪小小,为家里做生意也不容易。我们虽是小本生意,也不好做,但却是不能买你的辣酱的。”
顾南桑微笑道:“刘叔,我知道您的意思。这里的人们都不习惯吃辣,但在幽州那边,吃辣都是寻常的事情。我也没想要您买下来,您要是信得过我,这罐辣椒便送给您,有客人吃辣,您便往里面放些。”
“这……”老刘迟疑。
老板娘口直心快,接话道:“我瞧着就不错,即便没人吃,我喜欢,买了便是,总不能让你白送。”
顾南桑不料她竟是喜欢这个味道的,当下心里一松,晃着一口白牙道:“不用了刘婶,既然您喜欢,也算是我们有缘,这辣酱就当我送您的。”
“另外,我有些小小的提议,虽不知能不能为二位带来好处,却也想厚着脸皮,讨个彩头。”顾南桑说着,从衣袖里取出一张纸条。
是一副对联。
上联是,养身心一面如故,下联是,品人生五味俱全,横批,面面俱到。
老刘的神情郑重了些:“小姑娘,你家里是读书人家?”
顾南桑等的就是这一句,她腼腆地笑了笑,有些羞涩道:“家父是秀才,村里的教书先生。”
这话一出,老两口顿时看她的眼神不一样了。
士农工商,如今在天齐国,士子的地位是极为崇高的。
一听说顾南桑的父亲是有功名在身的,加上这对联上的字迹着实不俗,两人信了大半。
当下也不再纠结什么辣酱的问题了,收下对联,又谢过她的辣酱,两人笑眯眯地送走了她。
顾南桑来之前其实把握也不大,这两夫妻的铺子她也观察过几回了,她看得出来,这里地段不好,读书人又附庸风雅,很少在这种路边摊吃东西,都是去什么标榜有名家诗画的酒楼。刘记面铺生意不太好,直到今日,顾南桑才确定出手。
虽说借用了亡父的虚名,不过此一时彼一时,顾南桑对自己的辣酱有信心。
她想要推行的,从来都不是什么萝卜饼。
那东西味道虽好,但被仿制的可能性却很大,并且久而久之,便会让人觉得腻味,和街边普通的小吃没什么两样了。一开始做的初衷,也不过是想度过为柴米油盐困窘的境地罢了。
这办法一时可以,久了却是行不通,只能糊口,想要衣食无忧,还早得很。
顾南桑回了西街,帮着顾东青卖完了剩下的萝卜饼。
她背起背篓,里面有顾东青留下的两份萝卜饼,一份是给牧遥的,一份是给钟声晚的。
昨日才采买了用度,兄妹二人便没有再多逗留,看着天色差不多,便去城门口等待牧遥。
却见牧遥牵着马,低着头站在城门外,似乎已经等待多时。
“牧遥这么快就卖完了?”顾东青略微惊讶。
顾南桑看了一眼,忽而扯了扯兄长的衣袖。
板车上,两只野兔,一只野鸡,仍然鲜血淋漓地躺着。
顾东青也看到了,当下收敛了神情,快步走近。
“牧遥,这……”
“没什么。”牧遥低低开口:“今日不卖了,走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