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过年-《明传万里》


    第(2/3)页

    大年三十,汉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整个桃村自清晨便开始忙碌着洒扫庭舍、准备供品,预备晚上祭祖的事宜。

    到了除夕夜前半夜,赵氏男丁带着各自准备的供品,三三两两来到了灯火通明的宗祠前,在老族长的带领下,对着祠上安放的祖宗灵位行跪拜大礼。

    那供品在灵位前摆的满满当当,鸡鸭鱼肉、面食水果、各色饮食应有尽有,俱都以高碗盛之,代表钟鸣鼎食之意。

    礼毕后,在熊熊火光的照耀下,老族长站在人前,对着祖宗灵位将当年族中发生的事一一讲述了一遍,这其中有好事也有不好的事。

    好事无非是谁家娶了媳妇、生了孩子之类的事,坏事嘛,便首推赵信三兄弟分家的事了,不过分家单过如今在乡间也不少见,老族长略微提了两句便跳了过去。

    虽然三房已经分家单过,但是遇到重大节日,还是会聚到一起。

    是以祭祖完毕后,赵家大房、二房、三房的所有人便齐聚老屋开始守岁。

    守岁最早在西晋就有记载,百姓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为长辈祈福。

    守了一夜,待第一声鸡啼之后,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均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然后走亲串友,相互道贺祝福。

    拜完年后,便要上坟扫墓了。祭祖是在除夕夜,举族共同祭拜祖先;扫墓则是在大年初一,各家各户到各自的直系亲人墓前祭拜。

    赵彦与堂兄赵启,两个人随在三位长辈身后扫墓归来,走到老屋院门口时,见到也不知谁家的死孩子闲的没事干,竟把门口贴的春联给扫了下来。

    三叔赵全见状,忍不住四下一打量,嘴里骂道:“这谁家的死孩子做的好事?大年初一就把别人家的春联给撕了,怎么不去撕自家的,被我揪到一定饶不了你。”

    一旁大伯赵壮将地上的春联拾起来,说道:“算了,小孩子胡闹,待会儿我再去找人写一副。外边天冷,快进屋吧,估计灶膛里火已经烧起来了,就等咱们回来下饺子呢。”

    “大哥就是脾气太好了。”三叔赵全嘟囔了一句,倒也没再说什么。

    正所谓距离产生美,自分家后,大房与三房之间没有了利益纠葛,相处的倒是越发和气起来,比当初未分家前更像是一家人。

    到了家里,看到大伯赵壮手里蜷成一团的春联,大娘王氏忍不住皱起眉头,道:“准是前头大夯家的小子干的好事,他们家小子被宠的没边,整天在村里四处串游,也不知道干点好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