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是帝皇之道的雏形。 画面并未继续,仿佛一切定格,只有那刚刚形成的皇者武道之道韵,荡漾在天地之间。Z.br> 楚歌于战场之中盘膝坐下,默默体悟着这初成的武道。 杂念逐渐排出,心神沉寂。 心中唯有那徘徊的武道真意,在逐渐被自己吸收感悟。 殿中无岁月,沉浸在武道感悟中的楚歌,不知过了多久,才终于从这次的深度修炼中醒转过来。 再度睁开眼,周围的战场快速奔溃,化为虚无。 紧接着,楚歌发现自己又出现在了一座巨大的府邸中,周围有着不少身披将甲的武将,还有一些身穿道袍和儒衫的修士。 府邸的正殿中。 大离祖皇坐于高位,那柄随他征战四方的山河剑,放置在右手边。 此时的大离祖皇显得比上次攻城时成熟了不少,自身气息也越发深厚,显然已经达到了二品巅峰的境界。 大殿中,众将士正在讨论着什么。 坐于高位的李长卿,也是眉头微蹙,显然是遇到了什么麻烦。 忽然,殿外一名士兵,满脸慌张的走了进来,跪到殿下。 在听了士兵的话后,殿内气氛越加紧张,众人脸上皆是露出焦急凝重之色。 高位上,大离祖皇抓起手边的山河剑,猛然起身,周身气势爆发,大声呵斥几句后,便率先朝着殿外走去。 身后的众将士和儒道两家的修士,也是神情激动的纷纷跟上。 紧接着,画面来到城头。 城外,黑压压的军队散发出的气息,如同沉重的黑云一般,狠狠压在众人心头。 这一次,攻防逆转。 显然李长卿所在的城池,被敌军围困,接下来的便是生死之战。 这一战足足持续了数月,面对十数倍于己方的敌军,大离将士们硬生生的撑了三个多月,终于等到了援军到来。 而当与援军一同,击溃被拖在城外,已然是强弩之末的敌军后。 身负重伤,积劳成疾的李长卿,倒在了城头上,生死不知。 这一次,万千将士与百姓皆忧心哀痛,每日为其祈福。 经历了数十日的昏迷,重伤的李长卿终于醒转,得到消息的大离军民们皆欢欣鼓舞,感谢上天,并继续为李长卿祈福。 又过了数日,凭借二品武夫强悍的恢复力,李长卿的伤势已然基本恢复。 并且在城中感谢了拥戴他的军民们,而后回到府中,心有所感,闭关数日后,自身武道再度成长,演化天地道法,引 发天地异象。 以身为炉,神为柴,气为火,精气神合一。 迈入了无数修炼者所憧憬的一品之境,其再度成长的皇者之道中,似乎负载了更多的东西。 虽沉重,但亦能载道前行。 画面再度定格,楚歌默默感悟,他明白李长卿的武道中多了什么,但是,他认为自己与李长卿不一样。 他并不想成为帝皇,去承担这沉重的责任。 他只想做一名逍遥的长生仙,只不过,要想真正逍遥,心境愉悦,那便要有一个太平盛世。 他会为这盛世的到来出一份力,但并不会去承载这盛世。 这一次,楚歌入定的时间较短。 或许是因为他的境界还不够,或许是因为他与大离祖皇的道,并不相合。 再度睁开眼时,楚歌环顾四周,发现周围的建筑居然显得有些眼熟。 这不就是大离皇宫吗? 皇宫内,鼓乐齐鸣,奏响恢弘的乐章。 群臣朝拜,天下归一,李长卿身披龙袍,坐于庙堂之上,俯瞰天下,皇道之气达到顶点。 但紧接着,岁月荏苒,时光飞逝。 李长卿一边处理国事,减赋税,开良田,使得大离国运越发昌隆,一边继续修炼,想要再度突破,迈上那传说中的武神之境。 如今他想做的一切基本都已经做完,唯有长生,以及武道的终途,是其最后的追求。 但此时的李长卿年岁已高,虽一品强者可活千年,但作为武夫,也有血气倒退之日。 即使凭借着大量的天材地宝,以及大离龙脉的护持,减缓了这一衰退。 但最终,李长卿也只是迈出了半步,止步于半步武神之境。 此时他的皇道武道,已然具备了一丝长生道韵的雏形,若是真正迈出这一步,恐怕便能蜕变成长生皇道,成就万古不朽的武神。 而默默感悟着这一切的楚歌,心中却是大喜。 长生...这不就是自己领悟的第二种武道吗? 这可是自己最熟悉的领域了。 若是自己在突破二品之时,便将自己的两种武意融合,岂不是说,日后再度突破一品,甚至武神之境时,便会少去极多障碍? 想到这里的楚歌,心中不由一阵激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