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也就是说,今天发放的俸禄总额,要是去年的三倍左右了。 这笔账算下来,朱祁钰自己都挠头了。 解决办法,朱祁钰想出来两个:一是将宣宗和三杨养出来的勾通瓦剌山西走私集团彻底一锅端掉。 另一个,就是铸币。 大规模铸造景泰通宝,只要有铜矿,就能源源不断地造出铜钱,去换粮食。或者直接拿铜钱去给百官发俸。 在百官眼中,朱祁钰这样的皇帝实在是有点傻得可爱,明明可以印宝钞去轻轻松松打劫,偏偏却在那里扎扎实实地铸铜钱。 不过,百官是绝对不会因此反对皇帝的,毕竟所有人拿到的俸禄,都实打实地翻倍暴涨了。 俗话说,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现在朱祁钰反过来,带着全部官吏收入翻番,便实打实地成了文武百官的衣食父母。 对此,朱祁钰并不满足,立志中兴大明的景泰皇帝,接下来还要做顺天府所有百姓的衣食父母,于是朱祁钰向众人问道: “景泰通宝已经开始铸造,我打算先向北直隶的军队和顺天府的百姓发放,算是对京城保卫战中,所有做出贡献的将士、百姓的赏赐。 只是你们都说说,该如何才能将这些铜钱实打实的发放到百姓手中呢? 我希望确保所有百姓都顺利地拿到钱,并且没有人中饱私囊。” 陈循闻言回道:“启禀陛下,向百姓发钱,惠及万民,此为陛下圣德也。只是这事以前没有过,也没有先例。要不我们就按顺天府登记的户籍来发放?” 朱祁钰摇摇头:“户籍并不准确。顺天府几十万人,发着发着就乱套了。” 说罢,朱祁钰又看向周忱。 周忱摇摇头苦笑道:“陛下,我们工部管着铸钱,管着各项工程,已经忙得焦头烂额了。这些事情,就不要让我们工部想办法了。 陛下制定了策略,我们工部只管执行就是了。” 朱祁钰也知道工部的难处,便也不再继续纠缠。又挨个看下去,结果江渊、何文渊、罗通都连连摇头。 到了何宜,还是摇头。最近何宜盯着南方的军报看的头昏脑涨,也不愿意费脑筋去想京城这些事情。 最后是黄溥,朱祁钰无奈地强调道:“澄济,你现在身上兼着巡按北直隶的差使,涉及顺天府的事情,也在你职责范围之内,伱不能再推脱了。” 黄溥闻言回道:“启禀陛下,微臣以为,可以发动顺天府的百姓,去参与北京外城的修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