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公孙度和李文静来时匆匆,走时也没留什么痕迹。 甚至没跟公孙辛夷、姜婉打个照面,说上两句话。 只在韩绍面前颇为不满道,“让她们早日归家,这尚未过门成什么样子!” 亲事未成便寄宿情郎家中,说出去确实不光彩,平白惹人取笑。 对此,韩绍能说什么? 只能连连点头,表示等年节一过便与她们回镇辽城。 说着,顺势跟两人解释道。 “绍即将成家,总归该回去祭告亡父一声。” “此外,如今乌丸已平,绍小有成就,也顺便让我那亡父高兴高兴。” 听到韩绍这话,公孙度和李文静对视一眼,随后沉默点头。 片刻之后,叹息道。 “合该如此。” 大丈夫平生无二事,归根结底就两件大事。 一为成家,一为立业。 父母高堂若尚健在,能够亲眼见证,自是一大幸事。 眼下韩绍亡父早故,只能于坟前祭告,虽思之不甚唏嘘,却也算是聊以慰藉。 颇为感慨的公孙度,望着形单影只的韩绍,眼中怜意不散。 “这么多年,苦了你了。” “不过我那亲家泉下有知,见你今日之成就定然欢喜,以你为荣。” 草芥之身,登高王侯。 修为更是比肩人间绝巅的九境太乙。 这世上很多父母若有子如此,怕是立下双腿一蹬,也能含笑九泉。 而实际上,公孙度心中还暗藏了一份愧疚之意。 毕竟当初的韩父归属他麾下。 亡于战阵、马革裹尸虽说是披甲武人的宿命,百十年来,阵殁的英烈又何止韩父一人? 但一想到韩绍因此成为孤儿,他这个镇辽大将军又如何能够不在意、不惋惜? 只是他公孙度终究是骄傲惯了,说不出太多安慰的话。 只能在暗地里的予以支持和补偿。 从某种意义上讲,当初如果不是考虑到韩绍为镇辽英烈之后,纵然韩绍已经展露天资,纵然他与公孙辛夷情投意合,公孙度又怎么可能默许两人那般肆无忌惮? 门第的鸿沟,不是那么好跨越的。 他辽东公孙,不说累世公卿,却也世出名将。 岂是旁人能够随意攀附? 只是公孙度当初也没想到韩绍的成长速度竟是这般迅速,这一转眼甚至将他这个岳父的毕生成就抛在了身后。 连带着他原本准备让韩绍徐徐接掌家业的计划也被打乱。 ‘不过好在结果总归是好的……’ 公孙度心中感慨。 在终结了这话题之后,公孙度和李文静便不再久留了。 秘境就在城外,跑不了、也丢不了。 所以公孙度也不着急。 准备等到将镇辽城那边的事情了结再来取用,心无旁骛地一举合道天人。 至于婚期的事情,也只能等到他合道功成,再行议定了。 毕竟他不是韩绍这个妖孽,合道天人有如吃饭喝水,旦夕便成。 也不像刚刚李文静复归修为,重登天人境。 此次合道需要耗费多少时日,公孙度自己也没底。 十日?一月? 真要是提前订下了日子,自己合道受阻因此错过了儿女大婚,不说乐极生悲,成了天大的笑话。 也必然是他公孙度毕生遗憾。 但大婚该有的准备,却是可以先准备起来了。 世族婚姻,三书六礼,媒妁之礼。 很是繁琐。 更何况他公孙度嫁女,那牌面若是小了,岂不是在打自己的脸? 而与他有着同样想法的,还有李文静。 只是与公孙度的斗志昂扬相比,他那副平素总是言笑晏晏的面容,却是有些愁苦。 没办法,他穷啊! 当初被光洁溜溜地赶下无崖山,虽说这么多年以镇辽长史之身,敛尽大半個幽州之财。 可这看似海量的财货,他是一分没往兜里揣啊! 尽数填进镇辽军这个无底洞了。 如今一朝嫁女,方知一文钱难倒英雄汉的至理名言。 不过在面上神色一阵扭曲挣扎过后,他终于一咬牙,心中发狠道。 ‘没钱,大不了就借!’ ‘总之,不能被公孙度这匹夫比了下去!’ 儒家七十二贤,除开他李文静这个异数外,就如江南赵氏一般,尽皆豪奢世族。 一家掏一点,足以让他这个小师弟风风光光地将女儿嫁出去! …… 韩绍并不知道自己这两老丈人已经暗地里在嫁妆方面,展开了竞争。 也没有在这方面太过在意。 毕竟前世某个地方彩礼数十万,嫁妆翻三被,给他做足了心理建设。 不报希望,也就不会失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