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镇守府其实是未央宫的一部分。 像是现在刘禅到的大殿,一看便不是镇守府所能有的地方,更像是皇城的中的殿宇,只是保存较好,被纳入镇守府的范围之中。 此刻的大殿之中,一干臣僚军将,已经是列坐其次了。 文官身着袍服,以大袖为多,袖口有明显的收敛,领、袖都饰有花边。袍服的领子以袒领为主,裁成鸡心式,穿时露出内衣。袍服下摆,常打一排密裥,有的还裁制成月牙弯曲状。 众臣头上加戴进贤冠,耳边皆插笔,笔尖不蘸墨汁,纯粹用作装饰,被称为“簪白笔”。 武将们有的身着甲胄,有的身穿武服,头戴武冠。 赫赫满殿文武百官,当真是将汉国的铅华一览而下。 随便拎出来一个人,都是鼎鼎大名的人物。 刘禅身着太子冠服,端坐在主位之上。 “我等拜见殿下。” 殿下群臣行礼,刘禅摆了摆手,说道:“众卿不必多礼。” 行礼之后,群臣皆跪坐下去。 “孤才至长安,对关中事务并不熟悉,丞相,你便来说一说罢。” 诸葛亮当即上前,缓缓说道:“臣主管后勤,如今军中粮草充足,器具齐整,关中各地征粮都有条不紊的进行,半年之内,不必担忧粮草问题。” 半年的缓冲,似乎粮草的问题,已经不是什么大问题了。 诸葛孔明内政可谓是满分的,有诸葛亮主管后勤,这后勤的问题,还真不必刘禅去多烦扰。 “尚书令?” 诸葛亮管后勤,尚书令法正则是军师之职。 法正自然知晓刘禅想要知道的是什么消息,当即说道:“如今在长安城中的汉军,有三万人,步军两万五,骑军五千。茂陵有两万人,皆是胡兵,步军一万,骑军一万。霸陵有汉军两万,步军一万五,骑军五千。雍县有汉军一万五,四千骑军,一万步军,各族部曲,各县州郡兵,合起来也有两万人,大多是步军。” 三万两万两万两万一万五。 也就是说,现在汉国在关中的战兵有十万五千人。 当真是十万大军啊! 而且还是实打实的十万大军。 加上民夫,说是三十万人,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当然 话也不能这么说,这十万人里面,还将胡兵胡骑,各族部曲与州郡兵算进去了。 原来这都是魏国的军力,只是长安被占了之后,依次归附了而已。 他们的忠诚度是存疑的,战斗力也只能用堪忧来形容。 要他们去打硬仗那是不可能的,甚至要防备他们随时反水。 撤退转进,其疾如风,向敌进攻,其徐如林,骚扰民众,劫掠如火,友军有难,不动如山,敌军动向难知如阴,投降逃跑动如雷霆。 说的就是这些胡兵和州郡兵。 若非现在关中要维稳,这些胡兵州郡兵,刘禅肯定是要狠狠的处理一番的。 “关中各郡,可归附了?” “还有左冯翊几座城池还负嵎顽抗。”法正如实回答。 “左冯翊郡守郑浑,当真是有取死之道了。” 刘禅面色冷峻。 “关中民生如何了?” 这个时候,杜尤缓步上前,他对着刘禅行了一礼,这才说道:“关中遭逢战乱,百姓流散,有许多都逃到山中去了,死伤者更是不计其数,这段时间,长安城中的百姓,只余五万人,整个京兆尹的百姓,也不过二十万。算上右扶风,以及几个归附于我大汉的城池,也不过五十万人而已。” 五十万人? 这么少? 刘禅的眉头顿时紧皱起来了。 “登记造册的百姓只有五十万?还是长安城中只有五十万?” 被刘禅这么一问,杜尤也知道刘禅不是好糊弄的,当即说道:“登记造册的百姓有五十万人。” 这才对! 南阳汝南一郡之地,都快有百万人了,你关中三郡之地,坐拥一块大平原,居然只有五十万人? 这不是扯的吗? 左冯翊,武帝建元六年分为左内史,太初元年更名左冯翊。当时有户二十三万五千一百一,口九十一万七千八百二十二。 便是再遭逢大乱,也不至于到了五十万的地步。 “有百姓遁逃于山林之间,不得计算,还有些异族,以游牧为生,亦是不在册上。” 杜尤在一边缓缓说道。 恐怕更多的黑户,是被隐匿于各家之中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