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八章 文举武举,箭在弦上!-《蜀汉》


    第(2/3)页

    他知道刘禅有着雄心壮志,但也担心他年轻气盛,会因此而犯下大错。

    然而,此刻他又能说什么呢?

    只能默默祈祷刘禅能够一切顺利,不要让大汉再次陷入动荡之中。

    暖阁内,炉火依旧旺盛,暖气融融。

    但诸葛亮却感到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

    他知道,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即将在大汉展开,而这场变革将会改变无数人的命运,包括他自己。

    他只能默默站在一旁,看着刘禅一步步走向那未知的未来,心中充满了忧虑和期待。

    毕竟,其实他诸葛亮也算是世家的一员。

    自己革自己的命,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阻止

    这项看起来利于国家的政令,他如何能去阻止?

    他能够容忍自己的权势好处被其他人分润。

    然而,其他世家豪强,能够忍受吗?

    这才是诸葛亮心中担忧的地方。

    此时,阳光已经渐渐西斜,太极殿的琉璃瓦在夕阳的映照下,散发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然而,这光彩背后,却隐藏着无尽的波涛汹涌。

    诸葛亮深知,未来的路还很长,很艰难。

    刘禅转过身来,看着诸葛亮,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和信任。

    “丞相,朕知道你对大汉忠心耿耿。”刘禅语气诚恳地说道:“朕希望你能够继续辅佐朕,共同为大汉的未来努力。”

    诸葛亮闻言,心中一暖。

    刘禅虽然年轻气盛,但也有着一颗向上的心。

    如今先帝兴复汉室的目标已经完成了。

    那便要制定一个新的目标。

    他们君臣齐心,发展出一个比汉景之治还要昌盛的盛世,比武帝之时,更有武德,更有尊严的盛世!

    想到这些,诸葛亮点了点头,道:“陛下放心,臣一定会竭尽全力辅佐您,共同为大汉的未来而努力。”

    说着,诸葛亮向刘禅行了一礼,然后转身走出了暖阁。

    未来的路还很长,很艰难。

    但诸葛亮也相信,只要他们齐心协力,共同奋斗,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走出暖阁后,诸葛亮抬头望向那辽阔的天空。

    夕阳的余晖洒在他的身上,给他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环。

    他深吸一口气,感受着那清新的空气和微风拂面的惬意。

    新的征程即将开始,而他将肩负起更加重大的责任。。

    此时的太极殿外,宫廷内一片宁静。

    然而,这宁静背后却隐藏着无尽的波涛汹涌。

    政令如同春日里的一声惊雷,先在洛阳周遭发布,一经传出,便如狂风骤雨般席卷了整个洛阳城,让洛阳内外为之震惊。

    这政令非同小可,乃是关乎大汉朝未来仕途选拔的科举之制。

    消息一出,世家的才俊子弟们,纷纷如潮水般涌向街头巷尾,或聚于茶楼酒肆,询问着科举制的种种细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