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雷霆手段收拾局面-《浅论满清》
第(2/3)页
胤祉在雍正八年五月被禁锢在景陵,在雍正十年闰五月死在狱中。
皇八子胤禩在康熙还没有死的时候,先后获得过大学士明珠和明珠之子揆叙的帮助,但是明珠死于康熙四十七年,揆叙死在了康熙五十六年。这两个人的死,和胤禩的失败不无关系。
雍正即位痛恨揆叙,甚至不惜在揆叙已经死了的时候,与鬼作对,追夺揆叙的官爵,并且下旨在揆叙的坟前立了一块碑文“不忠不孝阴险柔佞揆叙之墓”,另外的一个胤禩党人阿灵阿,也和揆叙一样,碑文写道“不臣不弟暴悍贪庸阿灵阿之墓”。阿灵阿之子,也被雍正强行圈禁在阿灵阿的墓地,两年后杀掉。
雍正的母亲是一个妃子,叫“德妃”,乌雅氏,满人。雍正之前一直稳稳做事,但康熙对外表现方面并不属意雍正,反而看起来将胤禵更加作为培养的人选,提拔为“抚远大将军”,希望在青海、西藏立下一些功劳,取得声望。
这实实在在的引起了雍正的记恨心,胤禵一向懦弱,也没什么野心,只会举荐皇八子胤禩,如果他知道要去拥护和自己同母的胤禛,或许下场不会这么惨(这不是作者以历史的如果来胡说、皇十三子胤祥的案例就摆在那呢)。
有一个不参与争夺皇位的皇十二子胤裪,没有得罪雍正的地方,但是因为康熙重用了他,叫他总管正白旗的满、汉、蒙三军,又让他担任满洲镶黄旗的都统,雍正极不放心,即位后,先封郡王,再降为贝子,又降为镇国公。胤裪后来也聪明,在方方面面获得了雍正的信任,在雍正八年又受封为郡王。
刚刚所说都是打击的异己,现在说说雍正即位所依靠的力量。
雍正所倚靠的力量,在皇子之中是皇十三子胤祥与皇十七子胤礼,大臣中文臣乃隆科多,武将乃年羹尧。
胤祥被他封为“怡亲王”,作为总理事务的大臣之一,与大学士马奇、吏部尚书隆科多、皇八子胤禩同列。胤祥实实在在做到了对雍正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直忙碌到了雍正八年五月,病死。雍正赐了他一个“贤”字,也送给一块匾额“忠敬诚直,勤慎廉明”。
胤礼被封为“果郡王”,先后担任理藩院的“管院大臣”与工部、户部的管部大臣(位在两部尚书之上),又叫他在西南各省巡阅过驻防兵(满人)与绿营兵(汉人),在中央主管过西南苗疆的事务,雍正六年封为“果亲王”,死于乾隆三年二月。
隆科多和年羹尧的下场,就远不及胤祥和胤礼二人了。
隆科多是孝懿仁皇后的弟弟,可谓是十足十的“国舅”,雍正也和他很亲密,叫他“舅舅”。康熙绝命的时候,他在卧榻之畔,当众宣读遗诏,如果没有他,雍正的即位或许没有那么容易。
那个时候,隆科多是理藩院尚书兼步军统领,兵权在手,雍正封他为“总理事务大臣”,又把他调至吏部当尚书,承袭了他佟国维的“一等爵”爵位。
雍正三年,突然被解除了步军统领的职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