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此外,左右领军卫还有数千人,以及段雄所部万余人,左右骁卫残部两千余。但这一万多的军队,李二是肯定要带回关中的。 关中那边的形势也很危急。 第二日,兄弟三人带着几个主要幕僚,再次在宫中齐聚。 李二带着杜克明、房乔、薛收、薛元敬,李三带着崔孝同、祖君彦、姚毅。李元徽这边有李百室、李青莲、独孤颍、于志宁、高侃等。 此外,宰相裴弘德,裴继,宇文成业三人,还有失去权力的李源,全都在场。 李二直接道:“儿臣恐长安会有些动荡,阿耶不妨就在洛阳多住些时日。” 李源闻言,长出了一口气,点了点头。 他明白,李二的意思是让他在洛阳待些时日,这段时间给李二要把长安变成自己的地盘。 等他再回去的时候,估计就是傀儡了。 但眼下就是让他回去,跟李二也没得争,河北一战威望全都赔进去了。嫡系人马也都全军覆没。 想争也没得争了。 随后李二作为太子,也说了自己的安排,洛阳毫无疑问的,肯定是齐王李元徽的。麻烦和压力也是。 此外就是段雄所部和左右骁卫的残部他要带走,这一点上众人自然是没有意见的。 本来就都是他的旧部。 总之就是,关东之事悉决于齐王,河东之事悉决于晋王,关中和朝堂悉决于太子。 至于什么时候禅让,这事兄弟几个也都没提,李源更不会主动提。 眼下局势这么紧张,总得把局势平息了以后才能谈到这个。 此外就是关于人事方面的调整,兖州都督柴荣要回长安。这不是李四看着姐夫碍眼,想给他挪走,而是李二主动提出要姐夫柴荣回长安帮他稳定局面。 李四自然也不会反对。顺势提出了堂兄淮阳郡王李玄道担任兖州刺史。这是李氏宗室之中为数不多的齐王派。 至于其他级别的人事调整和任命,根本就不需要在这个场合进行商讨。 什么太守将军之类的官职,那都是晋王和齐王两人自己就能够决定的。 而李元徽的最后一项提议,是升洛阳为东都。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