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秉烛夜话-《公子万福金安》
第(2/3)页
造反,
谋逆?
她话音一止,顿觉自己知道太多。
反观陈元之面色坦然,目光幽冷,“我曾在18年时窃取过一份徐山考古队机密,一段不存于历史的机密。大元永晋,存于公元一千多年,立于华夏之东南,故称东晋,后改国号为景晏,当年挖掘出的古墓被起名为乾清墓,墓室主人左手持一颗夜明珠,存棺中遗落一块半指盖大小的银饰,据考古队分析,那原本是一串手链,而手链的主人,正是召南王府的宋世子。”
曾言俏怔看他脸色,听他一席话,不禁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只听他接着道:“目前无从得知此人如何坐上天子之位,但这位召南王世子却是奇人,”说到这里,他双眸熠熠,眼中流露出万般赞赏,“此人出世进京,当年元宗以陪伴傅太后为由将各地世子接入宫中,实际与人质无异,谁想,这世子偏与别个不同。”
曾言俏急问:“哪里不同?”
陈元之笑道:“寻常幼童多是月有声,年有话,宋池渊却是七岁知言,众皇子皆笑他十分蠢顿!然,其后三年,一切大不相同,京传宋世子,十岁禅心,十二岁知天文地理,十三岁入师太傅姜明珏,十五岁参百家进言,得元宗盛赞“天人之才,胜过吾师”,元宗寿宴之时,司礼监提督白满子称一声“殿下”,尊以稽首四拜礼,震惊满朝文武,而后五年,此人便成为太子眼中钉,短短五载,刺杀事件屡次发生,宋池渊盘衡各个势力之间,生死计较,直至及冠出宫,太子与诸皇子谋划天妙寺设杀,四百余江湖高手埋伏乾明门附近,大小双卿暗中协助,东厂伺机下手相帮,就在太液池外,两百弓箭手,八十八暗刺,城隍庙前诸皇子手下九百余人拦道,不惧天子之威,誓要将宋世子先杀之而后禀!”
“天!”曾言俏听得冷汗淋漓,“如此,那世子殿下如何活得下来?”
陈元之哼笑,拿起茶匙沾了水,在桌上点点画画起来,“此事诸多波折,因涉事人员颇广,远在扬州的召南王闻讯,连夜进京请去官职,上缴封地,并带着二十载不见的世子绕道万岁山,爬鼓楼,由安定门出,得国子监引路,幸而远去东直门离京,一路上弃大路行水道,夜赶日息,耗尽整整半月才回了扬州。”
陈元之说得兴起,曾言俏听得入神,原以为他这一路已然十分心酸,可谁想这世子殿下的前半生才叫万般艰难,她心中回忆起那夜多事之秋,那世子立于小石桥上,那般天人之姿,玉颜不语,目锁清秋。
那人却过得如此跌跌荡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