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县试-《明传万里》


    第(2/3)页

    赵彦心中不忿,却也不好直言相斥,只得写副春联稍稍隐蔽的告诫告诫。

    须臾后,赵彦将笔放回碗里,捧起写好的春联轻轻吹了吹。

    “上联:父慈子孝德流芳远,下联:兄友弟恭仁爱家风,横联:阖家和睦。”赵彦将自己写好的对联念完后,又对满脸错愕的王氏恭敬问道:“大娘,侄儿写的还行吗?”

    王氏脸上有些红晕,也不知是羞愧,还是因为听懂了字意被赵彦气的,不过她却还是下意识的点点头。

    旁边三房的刘氏赞道:“小郎这几个字写的真是好看,哪像大郎写的跟狗爬……呃,大郎写的也不错,我这就拌点浆糊贴到门上去。阖家和睦,阖家和睦,呵呵。”

    转眼回到旧州镇半个多月,这个年过的虽然差强人意,好歹最后大家还是聚在一起吃了顿正正经经的团圆饭。

    如今已是正月十八,州城四门前的布告栏里,早已将本次县试的时间地点张贴了出来。本次县试定于二月初十,在州学内举行,距今已不到半个月。

    前几日,李夫子替赵彦找到四名参加本次县试的读书人与其互结,后又陪着赵彦到州衙礼房中填了亲供、互结、具结之书,一切看起来还算顺利。

    大明正统十一年二月初十,忌动土、安葬、行丧,宜纳采、开市、出行。

    三更时分,赵信醒后见赵彦屋中已然亮起灯,进屋后见其正坐在炕上发呆,以为他对于此次县试心中没底,便安慰道:“小郎无须忧虑,你随着李夫子才读了几天书?取不中也无妨。”

    赵彦闻言眯着眼睛笑了笑,他不是忧虑,是还没睡醒。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赵彦一直以为这是比喻,平日他读书总也要睡饱了才有精神,却没想到这县试要求五更便开始入场。

    五更是几点?不过是凌晨四五点。

    参加县试的考生们离家近的还好说,三更四更再起也晚不了多少,家里离得远,又没钱住州城客栈的考生可倒了霉,也不知一晚上能睡多长时间。

    心里抱怨了两句,赵彦揉了揉脸开始穿衣服。等他洗漱完后,赵信已经温好了几个昨日已经煮熟的鸡蛋,父子俩三两口将鸡蛋消灭干净,便摸着黑向州城行去。

    明代城门一般是戌时五刻(晚上八点多)关闭,寅时五刻(凌晨四点多)开启,不过今天是特例,四里八乡赶来参加县试的读书人不知凡几,若是不早点开城门,便只能用竹篓等物将人拽到城上去,也不知会耽搁多少时间,是以四个城门通宵未曾关闭。

    从旧州镇到州城不过三里地,近乎咫尺,一路上赵彦只见四野俱是打着火把灯笼的行人,这自然是参加县试的读书人们,否则谁也不会闲的没事大半夜跑出来找刺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