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县试-《明传万里》


    第(3/3)页

    进了州城里,这些读书人以及从人,打着灯笼火把从四门汇聚到州学学痒前,若是在高处看,颇有百川汇海的架势。

    到了州学前已是人山人海,赵彦虽然每日好吃好喝养了不短的时间,身子到底还是显得有些羸弱,不得不在便宜老爹的护持下,于人群中寻找与其互结的那四位考生。

    参加考试的读书人或许不超过千人,但是送其前来的家眷随从加起来却不下三四千,且都聚集到州学门前的空地上,此时此地说是摩肩接踵、呵气如云也不为过。

    将将到了五更天,总算有州衙的衙役们出来维持秩序。这些衙役挥舞着手中的水火棍,费尽了力气总算是将无关人等隔离了出去,赵彦这才在州学门口看到了那四位互结的仁兄。

    “刘兄、王兄、李兄、钱兄,你们可是让在下一阵好找。”赵彦将背篓放在地上,一边擦着脸上的汗,一边看着这四名二十来岁的青年笑道。

    四人中的钱兄正是旧州镇上名医钱大夫的儿子,名叫钱良才,许是继承了其父亲的医者宽厚之心,性情很是温和,见了赵彦满头大汗的样子,便笑着取出怀里的汗巾递了过去,嘴里说道:“在下夜里宿在城中,来的较早,幸赖刘兄仆从护持,倒是少受了一番折磨。”

    旁边一个脸上带着玩世不恭笑意的青年学子闻言笑道:“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这名青年名叫刘景,乃是石曹魏村刘家嫡长子,当朝户部侍郎刘中敷是他的祖父,另外他还有一从叔名为刘瑄,乃是河南按察使司佥事,可以算得上是官宦世家子弟。

    另外两人中,一人名为王显,是王业王大户的远房亲戚,家世平平。另一人名为李循,来头与刘景不相伯仲。

    穆家左村李家始祖李新,乃是跟着太祖朱八八打天下的元老,开国后因功封崇山侯,世袭锦衣卫指挥佥事,后改名为李新崇。其原籍徐州丰县,后以镇边之名迁来深州,家藏战功册十二卷。

    后来李新崇因为牵涉进蓝玉案,被朱大老板给咔嚓了,侯爵也被除名,只有世袭的锦衣卫指挥佥事传了下来。

    到了如今,李循的父亲李荐也不知攀上了哪颗大树,竟然真的进了锦衣卫当了握有实权的锦衣佥事,官秩正四品,也算是将李家门楣重新发扬光大了。

    李循身为李家次子,除非他大哥出了意外,否则他是没机会承继锦衣佥事这个世袭金饭碗的,想要出头的话,除了从军,便只有科举这一条路,如今看来他选了后者。

    据李夫子所说,他与穆家左李家沾着点亲戚关系,又与镇上钱大夫交好,还与石曹魏村刘家某人有旧,四下转了一圈,便以具结为交换,替赵彦找来了这四人与其互结。

    四人中除了刘景有些玩世不恭外,其余三人倒是都很好说话,赵彦与几人闲聊了一会儿,便见学痒中门大开,一名州衙礼房的书吏站在门前,中气十足的宣布开始入场,并宣读了几条考场的规定,诸如不得挟带小抄、不得冒名替考等等。

      


    第(3/3)页